McK & Note

想/Android 硬體商策略

這篇文章以 Android 和 iOS 裝置的市佔率、營利率差異為切入點,談 Apple 與 Google 的發展戰略,得出 Android 硬體商應該「降低對 Google 的依賴,思考垂直(產品)戰略,開發水平(服務)收入模式」的結論。以小米為例:  

  • 開發自有使用介面,甚至系統
  • 制定全方位的產品策略,發展手機、電子周邊、家電、電動滑板等等
  • 除了產品本身,還要考慮通路、售後等服務所衍生的利潤

 
概念不難懂,不過在把它當常識接受前,可以先想想「這樣的結論正確嗎?」以及「小米的發展模式,其他廠商適用嗎?」

結論正確嗎? 

首先,我們必須搞清楚研究框架,即 Apple、Google 和 Android 廠商的角色為何,確定競爭合作關係。很明顯,Apple 自己包下了研發與生產,但 Google 和 Android 廠商卻分別負責這兩塊,會出現利益衝突也很正常。雖然文章已經用「產品生命週期理論」解釋了這項衝突,我們也可以問「如果硬體商和 Google 合作,是否能產生其他收入?」等問題,檢視兩者的授權、合作方式與效果,進一步確認利益衝突是否重要,能否解決。
 
我的想法是研發與生產的整合,對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非常重要;另一方面,推行自有系統的成本也過高,看 Samsung 的 Bada 就知道了,所以與其說「降低對 Google 的依賴」,倒不如果應該盡可能保證系統順暢,行有餘力則以打造產品特色,所以硬體商應該特別專注與手機與 Android 系統的磨合程度,培養一批專業工程師,並維持與 Android 研發團隊的良好關係。如果只是一味打造酷炫介面(降低對原生介面的依賴),卻失了穩定度與更新效率,這樣的模式並不長久。
 
接著研究行業。由於「營收=市佔率 x 市場大小 x 價格」,如果低價手機已經成了普遍現象,確認市場增長和市佔變化將變成「硬體商是否要繼續專注於手機市場」的關鍵。由於手機市場增長已趨緩;Android 紛雜的市佔排名已經相對穩定;手機廠商很難靠硬體配置突破僵局,VR 等應用也尚未造成風潮;如果又發現手機價格已經貼近成本,就可以確認「單靠手機業務難撐大局」,企業也就必須考慮多角化或退出市場二途。如果決定多角化,需要考慮的事情有:  

  • 併購(M&A)的標的、成本與預期收益
  • 與現有產品的融合程度、整體品牌形象
  • 管理團隊能力、公司架構等細節

 

結論的適用性

小米過去靠鮮明的「平價智慧」定位起家,又在中國市場歷經快速擴張期,因此得以在智慧手環、電動車、甚至無人機等領域大展身手。但這樣的案例是否適用其它公司?在市場不大、消費停滯、競爭激烈的台灣市場,鴻海與 Infocus 可以採取相同的策略嗎?以宏達電為前車之鑒,可見多角化對市場狀況與預期收益的評估必須準確,否則一味涉入新領域,可能只會讓公司蒙受龐大損失。
 
最後在通路、售後等服務的管理上,也是採用類似的思路評估這些事業的損益。如果能賺錢,或是加強顧客滿意度,那企業確實該考慮水平發展;反之,就該考慮外包,畢竟官方管道不是新鮮事,Sony 跟 Samsung 都有,那針對市場評估「有沒有人使用」、「用了能否得益」就非常必要。比方說,小米能在中國經營通路,除了它的多平台佈局與熱銷的小米產品,可能也與中國市場假貨充斥、價格參差的狀況有關;其它市場的消費者是否能基於相同的理由支持官方商店,就不得而知了。

圖片來源:Pexe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