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cK & Note

聽/Miles Davis - Blue in Green

大學四年雖然感覺聽了很多 Jazz,回想起來,其實真正一直聽的大概只有 John Coltrane 和 Miles Davis,其它的音樂不論是用 Spotify 還是 Shazam 找的似乎都聽不久,唯有兩者能幫我消化漫長時間。

最初會認識 Miles Davis,八成是因為讀了村上春樹的書,不過時間久了,我也忘了是讀了哪本書才跑去查 Miles Davis,這幾天一查才發現應該是讀《挪威的森林》時讀到的,「渡邊星期日總會邊聽著Miles Davis的老唱片邊提筆寫信給直子。」可惜現在的我只依稀記得渡邊和直子的關係,詳細情節都忘得一乾二淨了。發生類似情況的還有《村上春樹的〈1Q84〉古典邊境》中大部分的曲子、百萬三重奏的《大公》以及 John Coltrane 的 My Favorite Things,我只能說書有讀完的時候,遊戲也有玩完的時候,音樂卻沒有聽完的時候。我聽了一首四年的曲子,也難怪最後我只記得這些音樂。

如果你問我 Miles Davis 究竟好在哪,我可能會先詞窮一陣子,因為我還不熟爵士樂的類別,完全沒學過調式等知識,對創作背景不清楚,我甚至在不久前才知道原來《Kind of Blue》John Coltrane 也有參一腳。但我確實聽這張專輯聽很久了,這些曲子陪伴我度過無數個散步、聊天、看書的夜晚,它們總不太妨礙我做事,卻也一點一滴影響我的行為模式。久而久之,好像在晚上散步、聊天、看書就得配 Miles Davis 的音樂,那樣時間的流逝才是有意義、有個性的。這算是一個好處嗎?總之我滿喜歡 Miles Davis,在酒吧遇到認識的朋友總是好事。

現在 Miles Davis 應該已經成為我上海回憶的一部份。記憶裡人所聽過音樂,會與當時人所處的時空相結合,成為相互映射的存在,因此故地重遊,腦中可能會浮現片段旋律,平常聽音樂,也有可能神過去過的地方,對我這個不常出門的人來說,比較常遇到的狀況是後者,但大概也是因為出門少、印象深刻,所以音樂和回憶的連結總是很完整,像布一樣把我籠罩在另一個世界中。從 Miles Davis 的曲子中,我能夠聽到自己一個人半夜在閔行校區散步、在家熬夜讀村上春樹的小說、或是上網東看西看,一邊心想春天怎麼還不快來。音樂還是不礙事,回憶也很細微,我不會花太多心力品味音樂或回憶過去,但能處在那樣的狀態中,就是一件開心的事。

Blue in Green 能讓我想起在閔行散步時看到的星空,以及在延慶路上看到的路燈,季節大概是還有點冷的初春,那些場景大都很安靜、平常,只不過不知道為什麼,那陣子的上海一到深夜就給人 Blue in Green 的感覺,好像我並不屬於那些場景,音樂記錄的不只是當下的時空,還有距離感和孤獨感。最近聽人類學的課,聽到一段很有趣的內容,詳細的原話我記不得了,但大意是人類學家從本地走到異地調查,時間一久會發現無論如何自己都無法融入異地文化,頂多作為一名觀察者、邊緣人存在,但當人類學家進到那個境界時,卻也發現很難回到本地文化。人類學家成了兩個文化間的邊緣人。我大一時曾裝模作樣地跟朋友說「其實我在這裡生活也算是一種人類學觀察啊」,現在想想真有點諷刺。不知道 Blue in Green 記錄的是不是這種感覺,不過記憶中的閔行校區和延慶路確實一個人也沒有,或許連我都不在那些情景中,回憶起來就像看著某張風景照。

我很久以前讀過歌名的意思,Blue 是愛情,Green 是青年,Blue in Green 也可解作 Love in Youth。

補充:
《Kind of Blue》簡介
A Fresh Look at Miles Davis’ ‘Blue in Green’
關於 Miles Davis 的藍調 Blue in Green
爵士群像之Miles Davis
作为“陌生人”的人类学家——对齐美尔“陌生人”概念的人类学解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