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,我可以來聊聊 Podcast 了。雖然之前我列了不少公司和媒體的 Podcast,但當時其實還沒認真利用這些資源。經過幾週的摸索和適應以後,我想分享怎麼聽、還有聽哪些 Podcast。
「研究」系列文章(待續):
什麼是 Podcast
一說到 Podcast(陸譯「播客」),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什麼,你可能會想到「那就是我手機裡一個紫色圖案的 App」、「有時會在網路上看到 Podcast 的連結」或「上面好像有不少有趣的節目」。過去,我也很清楚什麼是 Podcast,但老實說,我從沒在上面聽過完整的一集,當我條列 McKinsey、四大、經濟學人等機構的 Podcast 資源時,也只是覺得這些資源很不錯,卻也還沒開始認真聽。
不過,這幾週由於寫論文比較忙,我開始找些強度不是很高,能讓我慢慢培養一些能力的資源,我希望這能「稍稍改變我的生活,並讓我學到更多東西」。Podcast 當然是其中之一,因為我平時很常聽音樂,如果把耳機裡的東西換成 Podcast 節目,對我不會造成太大影響,也能讓我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。這個做法其實和「把 Facebook 的 News Feed 改造成英文新聞聯播」很像。
聽 Podcast 的好處
在我決定開始聽 Podcast 以後,我預期這麼做會有兩個好處。第一個好處,當然是提升我的英文聽力和口說能力,尤其是後者。過去在面臨語言考試的口說項目時,我的想法是這樣的:
「要怎麼練習口說啊?」
「還是得找個外國人來練習吧?」
「但是哪來的外國人啊!」
所以這樣的妄念就無疾而終了。事實上,我覺得就算在找得到外國人坐在我面前,考前的短時間內我也不一定能練出什麼,因為外語口說,就和母語口說一樣,應該是生活中的一部份,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練習。所以除了去外國生活一陣子、或交個外國朋友,最簡單的方法應該是把「自己的一部份生活換成外語環境」,然後持之以恒。外語新聞或 Podcast 都能勝任此事。至於如何讓聽力影響口說,影子法、回音法都是值得參考的好方法。對我來說,多聽、多想、多說,沉浸在英文環境中就有效。
第二個好處,則是與外國新知和思維接軌。聽 Podcast 不只能聽到一堆英文,還能聽到這些講者談論潮流、時事或管理方法。比方說在 Brexit 發生過後的幾天,各大新聞媒體的 Podcast 分別從不同角度說明此事,從 Planet Money 科普了 Brexit 是怎麼一回事;The Economist 分析了未來英國可能面臨的經濟衝擊,並追蹤報導後續的政局動盪;到 Knowledge@Wharton 和 HBR IdeaCast 討論這對美國有什麼影響,以及歐洲目前亟需的 Leadership。這些觀點,以及「有人在認真對待此事」的感覺,是透過 Podcast 參與討論所能獲得的寶貴 Mindset。
如何聽 Podcast
所以重點來了,這幾週我是如何利用 Podcast 這項資源?
一開始,我也是亂槍打鳥,先憑著印象以及其它人的推薦找了一些我可能感興趣的 Podcast,像是翁山蘇姬曾經提到的 Desert Island Disc,還有經典的 BBC World Service 等,這篇知乎文也包括了很多不錯的 Podcast。
後來,我才再根據自己的偏好和習慣改善了 Podcast 清單。例如,我覺得 BBC Radio 4 的節目都有很好的水平,所以就多訂閱了幾個節目;喜歡經濟、市場相關的內容,於是又訂了 FT News、Monocle 24 等等;以及為了提早準備 MBA,開始聽 Kellogg INSIGHT、Entrepreneurial Thought Leaders 等學校的節目。從我最後推薦的 Podcast 清單可以看出,這些節目都各有主題,也是我喜歡的。
至於平常什麼時候聽這些 Podcast 呢?如果讀者有隔音不錯的耳機(或分辨率很高的雙耳),走路、搭地鐵等空檔都可以用來聽 Podcast,不過得注意安全。發呆或睡前也可以聽,不過唯一行不通的是洗澡,因為水聲太大了,倒也不用為此去買防水耳機。Podcast 比起單字卡或短文的好處在於不用手持,也不用專注盯著,所以能聽的場合很多。不論是人群擠得像沙丁魚的地鐵裡,還是需要注意周遭的馬路上,只要能聽音樂,就能聽 Podcast。不過還是要注意安全喔!
Podcast 推薦
最後,我來條列一些我平常會聽的 Podcast 吧。跟任何推薦清單一樣,我只能簡介這些 Podcast 的內容和我的經驗,至於它們是否合適,就有賴讀者自己探索了。
新聞
BBC Global News Podcast 長度:30 分鐘
經典的每日新聞,會先條列一些大事,再按順序深入報導。一天更新兩次,很適合早上起來醒腦時聽。(但是如果直接當成鬧鐘鈴聲,很容易忽略然後睡過頭。)
NPR Hourly News Summary 長度:5 分鐘
每小時新聞快報,主要是美國新聞,如果嫌 BBC 半小時太長,可以聽 NPR 五分鐘的節目。
The Economist Radio 長度:15 分鐘
之前介紹過的《經濟學人》資源,有些節目是針對單一時事深度討論,有些則是當週雜誌的內容精選或摘錄簡介。
FT News 長度:5-15 分鐘
和 The Economist Radio 類似,不過更新速度稍快,觀點也多從金融市場狀況出發。
Monocle 24: The Monocle Daily 長度:60 分鐘
以新聞來說算是很長的 Podcast,包含許多當日議題的採訪和討論。
科普
The McKinsey Podcast 長度:30 分鐘
之前介紹過的 McKinsey 資源。和報告類似,Podcast 也著重在某個現象的分析和結論,形式為顧問間的訪談。
NPR TED Radio Hour 長度:60 分鐘
當週 TED Talk 的電台精選輯,除了演講摘錄以外,還有精彩的簡介和訪談。我覺得主持人很厲害,有時甚至覺得這比直接聽 TED Talks 還棒。
NPR Planet Money 長度:15 分鐘
簡介世界經濟議題的有趣節目,很適合入門。之前因為提到了陳致中的美國置產事件而紅了一陣子。
NPR Hidden Brain 長度:30 分鐘
生活科普 Podcast,以兩位主持人的對談為主,說明一個現象或概念。
BBC The Bottom Line 長度:30 分鐘
和經濟、管理有關的 Podcast,由英國經濟學家 Evan Davis 主持,常有行業人士上節目,他們的對談能常讓人難得地瞭解一門生意如何運作。
BBC Peter Day’s World of Business 長度:30 分鐘
雖然都是 BBC 出品,但比起前者,主持人 Peter Day 更關注不同行業、不同市場的狀況和趨勢。
LSE Public Lectures and Events 長度:60 分鐘以上
LSE 的公開演講 Podcast,長度都在一小時以上,深度談論社會和經濟現象。
MBA
HBS Cold Call 長度:15 分鐘
之前介紹過的 HBS 資源。Cold Call 是 HBS 討論課一開始老師對學生的點名摘要,所以 Podcast 的內容也多為單一議題的訪談和思考。
HBR IdeaCast 長度:15 分鐘
和 Cold Call 的內容大致上差不多,真的要說有什麼區別,大概是談比較多時事,也比較不給人一種討論教案的感覺。不過乍聽之下真的差不多。
Knowledge@Wharton 長度:30 分鐘
K@W 也是以訪談為主的 Podcast,長度略長,涵蓋時事、議題和管理方法。
Kellogg INSIGHT 長度:15 分鐘
西北大學的 Podcast,以管理議題為主,不太算訪談,而是編排好的 Talks。
Entrepreneurial Thought Leaders 長度:60 分鐘
Stanford GSB 的 Podcast,因為大多是主題演講,所以長度也很長。
FT Listen to Lucy 長度:5-10 分鐘
FT Lucy 專欄的電台碎碎念版本,談的話題非常廣。Lucy 會教你怎麼寫 CV、經營 LinkedIn,也會詳細說明自己為什麼應該騎腳踏車通勤,很有個性。
生活
BBC Desert Island Discs 長度:30-60 分鐘
超讚的生平訪談 Podcast,想得到的名人幾乎都上過這個節目。詳情可參見之前介紹的 My Shot。
BBC The English We Speak 和 6 Minute English 長度:5 分鐘
日常英語大補帖,沒事可以用來增進好奇心跟自信心。
BBC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長度:15 分鐘
同名書籍的 Podcast 簡介版,根據一百件文物介紹世界歷史。雖然已經完播了,但還是很值得一聽再聽。
小結:Fake it until make it
我人生第一次聽完的 Podcast 是 Desert Island Discs 的 Tom Hanks 專訪,在那之後,我又聽了 Bill Gates、Zaha Hadid 的專訪,也從此踏上聽 Podcast 的不歸路。
對我來說,Podcast 和「研究」系列中的其它資源一樣,它們都證明了世界上已經有非常豐富的學習資源,只要我願意稍微改變一些小習慣,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,也能讓我離夢想不再遙遠,或是說至少不會忘了夢想是什麼。這種作法,要說是 Life Hack 或 Design Thinking 都好,已經改變了我的生活,也讓我看見過去成長的盲點。「原來這件事情要這樣想」、「難怪諮詢業這麼看重英文」、「用數據說話才能說服別人」等心得,也是憑我一個人想破頭也想不出來的。
不管是可以讀的,或可以聽的,我之所以會去找這些資源,是源於一個「我想像顧問一樣活著」的念頭。如果這就是平常顧問所說的語言,那我也應該掌握。我相信,成為某個角色的關鍵並不在於拿了什麼 Offer,或在哪裡工作,而是以怎樣的態度生活。反過來說,這也是現階段的我必須相信的一件事。
Fake it until make it, and never lose faith. 願瞭解這些道理的人能持之以恒。 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