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 McKinsey Quarterly 說明了中國跨境電商的崛起,它的敘事架構如下:
- 民眾收入增加,漸漸直接購買國外產品
- 跨境電商規模年增 50%,去年達到 2,590 億
- 購物網站開闢跨境直購專區
- 中高層消費族群不滿足於國內實體消費環境
- 代理成本高漲,多為外國數倍價格
- 避免買到假貨或仿貨
- 政府以降稅、試點城市等措施因應此潮流
- 天貓、順豐等廠商也在積極佈局
- 國內電商逐漸與國外零售商建立同盟
架構邏輯
如果以 MECE 分析法歸納這些資訊,試圖回推研究者思路,那以一個「中國跨境電商正在崛起」的結論來說,底下的架構可能是這樣的:
子結論一:消費者喜歡跨境電商
- 收入增加(尤其是中高層消費群)
- 求新求快,又怕買到假貨
- 進口商品代理成本過高
- 國內消費環境貧乏
子結論二:政府允許、配合這種現象 - 推出降稅、試點城市等政策
子結論三:廠商積極佈局 - 跨境電商前景看好
- 天貓推出跨境專區,與國外零售商建立同盟
- 順豐成立電商子公司,升級跨境物流鏈
研究方法
按這樣的分法,可以進一步推測當初研究者針對每個子結論讀了哪些資料。比方說政府和廠商的資料可能偏向行業動態新聞、公告等等;消費者的資料可能包括抽樣調查、統計數據。也可以想想看如果自己想支撐這些子結論,這些資料夠不夠,像是「除了天貓跟順豐,其它廠商的動作為何?」、「政府的政策細節是什麼?有沒有但書?」、「有多少比例、怎樣的消費者常用跨境電商?」等等,這些都有助於完善整篇報告,加強對主結論的支撐。
不同立場,不同結論
需要注意的是,「消費者-政府-廠商」只是一種分法,如果這篇報告還有其它目的,子結論架構可能是「消費者-外部環境-其它」,也就需要不同的證據支撐;如果這份報告是給投資人看的,那子結論可能就會變成「消費者-外部環境-投資管道」;如果是給有意進軍中國市場的人,那可能會變成「消費者-外部環境-工商基礎」。說明這些,只是想強調由結論回推的 MECE 金字塔並不絕對,諮詢也沒有一定的套路,永遠要根據聽眾調整內容。
感想
以我在中國生活的經驗來看,這篇報告的描述很中肯,跨境確實又成為電商競爭的新領域,這也是消費者習慣使然。有的時候我想買日本的洗髮精或台灣的太陽餅,就會上淘寶去找,上面已經有一批各地代購,有的時候還要自己換算匯率和手續費,下單以後要等上數天。如果各大廠商也決定跳下來自己玩,那流程一定會更加簡便,對消費者來說也是福音。不過就算我有切身經驗,可能也很難像 McKinsey 一樣把整件事情說明清楚,所以讀報告、磨練思考與表達方法很重要,與自身經驗連結,是成長的契機。
圖片來源:Pexels